一、家庭暴力产生的时代背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生长的基本环境,家庭本来应该是温馨的、亲密的,但是全国妇联调查显示三成家庭存在暴力。家庭暴力已成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在相当数量家庭的上空,家庭暴力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家庭暴力的持续存在除了历史文化的渊源,同时也存在着时代的烙印。
1、社会的转型与变革增加了人的生活与精神压力
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人承受着越来越多的经济与精神压力。而“挫折”在不同程度上可以带来愤怒与攻击的行为。根据深层心理学的观点,在外遭受“挫折”的男性往往会把愤怒与攻击行为转换到妻子身上,因为这样总比把愤怒发在“老板”身上要好的多。
2、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女性地位的提高
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女性的地位不断的得到提高。女性在工作也教育方面慢慢的取得了和男性相当的地位。在面临妇女争取关系平等的形势下,一部分男性往往把暴力当成是维持男性权威的手段。研究发现,经常施暴的丈夫所受的教育及其工作中的职业大多不如妻子。因此,那些文化修养、职业成就都胜于丈夫的女人,其受伤害的程度往往比较高。
3、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不可泯灭的影响
我国历来就有“男尊女卑”“家丑不可外扬”“清官难断家务事”等传统文化观念,虽然社会在进步,但是人的观念和思想相比较社会的进步来说往往会存在一定的滞后象现象,或者说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我们的思想都无法完全摆脱传统观念对我们的影响。
二、家庭暴力常见的类型
家庭暴力根据不同的尺度,有不同的区分方式。但根据施暴者的特点可以分为:
1、 普通型:这种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只是一时的冲动或情感使然才对妻子施暴。这种类型的暴力行为不严重,事后丈夫往往表现出悔过之意,对家庭的影响不是很大。
2、攻击型:这种类型的丈夫,往往生长在“崇尚”暴力的家庭。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通过暴力的方式解决,所以在日后的生活中这种丈夫也习得了通过暴力来解决矛盾的方式。生活在这种丈夫身边的妻子,往往通过离婚来逃避暴力的攻击。
3、病态人格型:这种类型的丈夫在人格上存在的明显的缺陷,同时学历和智商也较高。心理试验表明,这种类型的丈夫当面临暴力的场面或危机的情况的时候,血压和心跳等生理反应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并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所以施暴的时候较少产生内疚、自责心理。这种施暴者的离婚率很低,因为他通过暴力和言语使妻子相信这都是自己的错,并且降低了妻子的自尊和自信心。
三、家庭暴力易发家庭特点
1、 年龄特征:根据一份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家庭暴力最长发生在30岁以下的夫妻之中。30岁以下的夫妻的婚姻暴力的比率是31-50岁的2倍多。婚姻暴力可能在任何年龄层层次的婚姻中发生,但是婚姻关系越短,虐待妻子的危险性越高。
2、 经济因素:婚姻暴力大多发生在低收入和低社会地位的家庭中。尤其是丈夫的职业地位。失业对男性来说是一种毁灭。因为男性没有完成社会对其的期望。
3、 教育与职业因素:早期的研究发现,教育程度及职业地位比妻子低的男性,较那些教育程度及职业地位比妻子高的男性,更容易虐待妻子。
4、 童年的经历:我们都来自与过去,童年的遭遇不仅对我们个人而且也会对我们的家庭造成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殴打妻子的事件也与遭受的暴力经验有关。在幼年时期遭受暴力的男人,长大后比没有遭受暴力的男人会更多的使用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