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Introduction
77式手枪是1976年济南军区修械厂研制成功一种小型手枪,定名为1977年式7.62毫米手枪,简称77式手枪。该枪发射64式7.62mm手枪弹,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第二种手枪,主要配备高级军官、武警、公安干警及其他特业人员。由于体积小,质量轻,更适合隐蔽携带,执行特殊战斗任务。
77式7.62mm手枪是我国公安战线上的一把“老枪”。它于1978年设计定型,1981年生产定型。该枪为自由枪机式武器,全长148.5毫米,弹匣容弹量7发。该枪最大特点是设有单手装填机构,可用单手迅速完成装填枪弹和瞎火排弹。正因为这十分独特的单手上膛机构,使得该枪被国内许多书刊称为“多次获奖”的“国内先进”手枪。
历史 · History
1976年,济南军区修械厂的工人在战争年代缴获的旧杂手枪堆中找到一支20世纪20年代德国西奥多。伯格曼厂产的利格诺斯3A型7.35mm手枪,对其特有的“活动扳机护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几经琢磨造出了77式的原型枪,受到上级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很快一支由多名枪械专家组成的小组,接手了该型手枪的定型研制,于次年1977年定型量产,定名为1977年式7.62毫米手枪,简称77式手枪。
1981年末,正式投产不久的77式手枪在一次精度验收时发生了严重的偶发事故:射击中套筒还未复进到位,击针与阻铁自行滑脱而打响了尚未完全进膛的子弹,弹壳在弹膛外炸裂,严重地威胁着射手的生命安全。
由于对原77式手枪的结构缺陷作了细致、科学的分析,明确了解决偶发问题的方向,改进的思路也拓宽了。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对十余种改进方案进行了论证、比较,并将三种方案的样机做了靶场性能测试,终于选出一种较理想的方案,即现行的77式手枪结构。
改进后的77式手枪,全枪外形和单手装填的特点保持不变,对发射机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对相应零部件作了调整。即为现在77式手枪的发射机构。阻铁设计成双臂杠杆,质心已接近于回转中心,因而阻铁的动态平衡较为理想。由于挂机齿在回转轴的右侧,一旦击针与其相撞,击针簧力形成的力矩使阻铁的上升不可逆转。除摩擦阻力外,已无任何阻碍阻铁上升的外力。由于阻铁与单发杆已不同轴,两者间又有用抛壳挺延伸的隔离片分开,阻铁两侧有较大的透空面,这些措施使阻铁与周围零件的摩擦力减到最小程度。
总之,77式手枪经过这次从动态特性到对其结构综合考虑并进行改进后,安全性、可靠性完全达到了战技指标的要求,并完整地保持了原设计的性能特点,尤其是原枪的主要大件仅需作稍许修改即可使用,给生产和先期产品的改造带来极大的便利。
区别 · Difference
提到国产手枪,我们不得不提到54式,64式和77式国产手枪,下面,我们简单的将这三款枪进行一个对比,看看它们在外形上的区别吧。
54式手枪的体型最大
是仿制的前苏联T33手枪
使用7.62*25手枪弹
弹容量8发
外形特点是体型庞大
握把较长
套筒比较厚
64是手枪是中国自行研制的一种主要供军官和警察部队使用的小型手枪
体型很小
使用7.62*17手枪弹
弹容量7发
套筒下沿和扳机护圈基本上是浑然一体的
流线型造型比较好
77式的性质与64式相同
只是不是一个厂家研制和生产的
使用7.62*17手枪弹
弹容量7发
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单手扣动扳机护圈上膛
因此扳机护圈比较大
且前部为垂直形状
以方便上膛
虽然77式多年来在军迷圈传得热火就仅是因为它独特的单手上膛性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并非77式的独创,二战前德国的利格诺斯3-A型6.35口径手枪也有类似的设计。不过,因为这样的设计不仅导致扳机到虎口弯位间的距离缩短还带来扳机行程太长的问题、操作舒适度下滑严重,而且这样的设计这战场上并没有快速反应的优势事实证明双手上膛要快得多。所以我们不论看什么装备都要全面的来看,而非仅仅盯着它的某项特点,如果它因为估计这项特点而牺牲了一些本该具有的性能那万万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