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常常听过这样的话,“我这是为你好啊”、“我还不是关心才这样”等等,说这些话的人往往是夫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他们都是秉着关心,为他好的态度去说这些,但是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受用者不仅仅没有听出关心,反而很难听从他们的话语。这种言语上的关心,落实到行为上却是变了味道,那究竟如何正确地去关心一个人呢?
1.只是想要关心他,但每次提问都像在审犯人
关心的套路也是“继承”的?
“你们在哪儿聚的?吃的什么呀?一共多少钱啊?每人合多少钱啊?聚会的地方远么……”
她参加完一场同学聚会,到家后迎来父母一通劈头盖脸的“关心”,她心情非常烦躁,想回答又不知从哪个问题开始回答,等到她张嘴开始要说时,发现父母其实并没有太多兴趣想听,话题又跑到了别处。
“每次都是这样!”她心里委屈地想——父母就会连着提各种问题,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关心我? 如果说父母并不关心自己,她觉得冤枉了他们,不关心怎么会问自己这么多问题呢? 可如果说父母关心自己,她的感受又是最最真实无法欺骗自己的——是的,从小到大,她都没觉得父母真的关心过自己,每次他们只是像记者招待会上的记者一样,机关枪似的抛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自己的感受究竟如何,Who Cares? 但悲剧的是,“我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这种套路还是发生了:她发现自己交了男朋友后,简直是父母上身! 男朋友参加完聚会回来,她太想知道聚会中发生了什么,然后,那些似曾相识的曾令她感到无比厌倦的连珠炮问题总是脱口而出:
“你们在哪儿聚的?吃的什么呀?一共多少钱?谁请客?还是AA呀……” 她无疑是敏感的,能察觉出男朋友有些烦,可是她觉得好委屈:自己是真的想知道啊!但男朋友跟她讲了后,她却还是会感觉心里空落落的,而且觉得自己离他好远。
只有没完没了地问问题,才能表示关心? 从上面故事的描述中,我们能够感觉得到,她的父母很渴望事无巨细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但,如何了解?了解什么?围着孩子问问题,是不是了解他们的最佳方法?这些重要的问题其实并没有被意识到。
很明显,她父母的问题更多是从事务性层面去“抓”,或者说掌控她,而非从感受和情绪层面去“带”,或者说引导她。
孩子参加聚会,他们就事论事,围绕聚会这件事360度无死角地提问,这种轰炸式关心,会让这个氛围中的人有一种被吞没的感觉。而且,很多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属于一种担心:“在外面吃得干净不干净?一起吃饭的人都靠谱不靠谱?饭菜贵不贵、有没有被饭馆宰?” 担心的背后是不信任,隐含着的意思是:“我不相信你自己能行”。 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我这不是关心你才问你的吗!要是别人我用得着吗?”出于关心而提问并没有错,但善良的出发点并不能掩盖伤人的后果。如果像故事中父母对她以及她本人对男朋友的那种方式,那么就如同扔飞镖一样,一个接着一个扔出去,稍不留神就能戳伤人。
令人感慨的是,人要是没有体验过一些事情,别人的经验很难给到他们。 故事中她的父母属于上世纪60年代初生人,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他们特殊的性情,再加上家庭的养育方式,导致他们在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在乎时,没有习得其他的方式,只有去“抓”、去“审”、去“盯”。
他们只知道实打实的事物,可能不太清楚感受有什么重要的。因为从来没有人关心过他们的感受,如此便默认习得了一种观念:感受是不重要的。
自己没有感受过真正、有效的关心,在养育下一代时,就像让乞丐交出金山银山给他们的子女一样,这对于父母辈来说实在是为难了。
2.怎样去有效地关心别人?
那么,如果你想表达自己的关心与问候,可以怎么去问呢?以下三个建议也许可以帮助你进行有效的关心:
(1)从情绪入手。一句话里包含太多疑问句,就已经把快溢出来的焦虑情绪传递给了对方,突然接受这么多的焦虑和质问,自然会让对方感到无所适从。所以至少先学会断句,再尽量从情绪、情感上入手,让对方感受到你。
例如:如果你想要表达对伴侣的关心,你也可以试着问:“今天聚会你开心吗?”或 “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我想当一个人被这样“提问”时,TA会觉得对方是真的在关心自己,在乎自己的心情怎样,而不只是一味地盘问,如此,TA可能会从“超开心的!我们今天去了XXX特别好玩儿……”开始分享自己的一天的经历,沟通的大门自然而然会打开。只有这时,双方才是真正“在一起”的。
(2)开放式永远比封闭式好。文章开头故事中的那些问题,无一例外全都是封闭式的问题,要么用“是”或“否”就能回答,要么就是针对具体事物的查问,围绕“What”、“Where”和“Which”。
但日常的聊天也可以借助心理咨询的技巧,那就是多提开放式问题。例如:“你觉得XX怎么样?”或“有什么好玩儿的想和我分享吗?”这些都是围绕“How”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对方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情感,这远比封闭式审问有效且高效得多。
(3)倾听永远比提问重要。如果你真的对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的伴侣、你的朋友的生活感兴趣,那么尝试去少问、多听,用心去感受对方,去聆听对方的需要与渴望,避免把聊天搞成像法庭提问一样。电影《Inside Out》中,Joy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把Bing Bang逗笑,但Sadness却可以,因为她选择了共情。
在笔者眼里很多的关心都是不合格的,他们往往是带着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关心人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很自私的,尤其是父母对待孩子还有夫妻之间,他们的关心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掌控欲,不仅无法把关爱的情感传递给对方,反而会给对方加上很多束缚,两颗心会越走越远。所以,选择好的关心方式,别让你的关心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