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后,中共对待民国史已逐渐走向实事求是,1987年(应为1986年,笔者注)广西电影厂摄制《血战台儿庄》巨型战争影片,相当合符史实,对李宗仁、父亲以及其他国(民党)军将领抗日的贡献,都持肯定态度。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并最终实现和平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而二十年前,故事片《血战台儿庄》为打破因历史和政治缘故所导致两岸同胞“老死不相往来”的樊篱,起到了意料不到的促进作用,也为海内外所有的中国人找到了一个共同的语言——“爱国”。因为两岸只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这首歌诞生于1936年,这是中日民族矛盾空前上升,全面抗战一触即发的年份。他那铿锵有力的旋律召唤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解放和独立走上了血雨腥风的战场。
1936年9月,孟波和麦新等人在冼星海家碰头,当时东北已沦亡五年,华北也将不保,在滚滚的黄浦江边,20岁的孟波和21岁的麦新相对而视,他们想到在日寇的铁蹄下,国土在沦丧,东北三万同胞沦为亡国奴,人民遭涂炭,麦新情不自禁用坚定的语调喊出一句:“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孟波热血沸腾、眼睛一亮说:“对,我们要发出抗日救国的怒吼!”望着滚滚黄浦江水,两个热血青年心潮起伏,澎湃的词曲脱口而出——“亡国的条件我们决不能接受,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在枪林弹雨的台儿庄战场上,所有中华儿女团结起来,虽然他们信仰不同,虽然他们远离家乡,但是他们秉承着一个信念:为了国家,为了父母,为了妻儿,为了把日本人赶出中国,面对侵略者的炮火,他们义无反顾,前仆后继,悲壮惨烈,气吞山河。他们共同唱着:同胞们,向前走,别退后……
岁月在流逝,时代在前进。经历了78年风云变幻,《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传唱至今。孟波由衷地感慨:“是那个时代,造就了无数始于民族大悲哀和大激奋,拍案而起的爱国志士,谱写了一批激昂犀利的抗战救亡歌曲,最根本的就是五个字——不当亡国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