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槐和张晓明原是上海戏剧学院的同学。他俩的“嫉妒”史是从学校里排戏时开始的。他演甫志高,她演江姐。她回家对爸爸说,这次是与一位姓王的同学搭戏,他演戏挺认真,真怕在台上压不过他呀!演的是《江姐》片断,甫志高急匆匆地上场来见江姐,而江姐已经知道他叛变了,准备怒斥叛徒。在上场前,王诗槐从一楼到四楼上下奔跑,头上还浇了冷水,活脱脱演出叛徒一副大汗淋漓、惊魂甫定的狼狈相。张晓明在台上初见王诗槐的那副模样,心中忐忑了一下:真是一个劲敌呀!她也丝毫不敢放松,这个片断演得甚为成功。 这是他和她的第一次搭戏,既是对手,也是朋友。以后他俩又一起演了许多话剧片断,直到毕业。张晓明性格温和,王诗槐谦虚内向,然而暗中的竞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只要看到对方演得好了,就会存“嫉妒”之心,非要压过对方不可。王诗槐在与人搭戏时,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从不责备对手。他对自己要求非常高,对对手总是很宽容。张晓明认为两人一起演戏就必须互相要求。由于王诗槐律己甚严,张晓明提起意见来总是没有任何顾忌,两人合作得非常融洽。
王诗槐在感情上显得有些拘谨。那次中秋节晚上,晓明在家中和亲人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着月饼和丰盛的菜肴。她以一个姑娘细腻的感情想起了在学院里等着她去排戏的王诗槐。他的家在合肥,一个人远离家乡,在花好月圆的中秋之夜,一定会感到寂寞的吧?她带了两个月饼给他吃,想不到他一下子红了脸,硬是不肯接受。她坚持要他收下,不知如何是好的他竟然逃之夭夭,使她又好气又好笑。那时他们还没有萌发爱心,只是相互有好感而已。 时光流逝,春秋四易。告别了那散发着无穷艺术魅力的校园,告别了那些情同手足的同学们,王诗槐去安徽省话剧团报到,张晓明幸福地跨入了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大门。三年级时,他们开始不知不觉地卷入了爱的漩涡;毕业时,他们相对泪眼,有诉不尽的衷曲,然而不得不执手道别。在爱情受到考验的时刻,张晓明向他发出了非他不嫁的誓言,王诗槐也是非她不娶。他们在痛苦分离的时刻,坚定了来日相聚的决心。 不久,张晓明接到了两个电影的拍摄任务,她把好消息告诉了他,他既为她感到高兴,心中又十分“嫉妒”。他说:“你真交好运,总是有那么多的机遇,而我呢,至今还一无所成。”然而过了不多久,就轮到她“嫉妒”他了。他在成功地扮演了电视剧《华罗庚》中的青年华罗庚后,又迢迢千里赶到四川、云南等地,投入了上影厂《漂泊奇遇》的拍摄工作,饰演漂泊者。他的艺术才能、他的刻苦好学,在漂泊者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漂泊奇遇》使他一举成名,来自安徽的俊逸书生的相片经常出现在报刊杂志上,成了各家电影厂注意的青年演员,成了许多影迷的倾慕对象。
两年多的苦苦相思,数不尽的昼夜相替,频频的书信载着他和她的炽烈爱情飞向对方。他和她在艺术上都有了一些长进,他们的爱情也越来越显示出忠诚的力量。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五日,这对互相爱慕又互相“嫉妒”的有情人终于成了眷属。他们在上海成了亲,洞房是一间七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和晓明的父母亲住在一套工房里。房间虽小,却也足矣。那时,王诗槐调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 一九八五年九月,他们又添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是一个儿子。 他们结合了,家庭中因为有了小生命而洋溢着欢乐和温暖。然而他们的职业却使他俩常常分居两地。结婚之前,八三年他们分开八个月,结婚之后,八四年又是八个月。盼望着去年相聚的日子能够长一些,然而天不从人愿。三月份,王诗槐去拍摄电影《日出》的外景:四月初,张晓明随上海人艺的《家》剧组去四川等地巡回演出。一对鸳鸯又为艺术工作的无情棒打得两分离了。 他们在相思之余,仍然忘不了互相“嫉妒”。这次,他们的竞争更趋激烈了。张晓明在《家》中饰演主角瑞珏,得到充分的肯定。今年下半年,她将东渡日本,为日本人民演出。这是中国话剧艺术走向世界舞台的一次远征。王诗槐呢,他在《日出》中饰演方达生,他认真踏实,一丝不苟,不敢掉以轻心。同是曹禺的话剧,同是扮演剧中的重要角色,他怎么能输给他的爱人,输给他儿子的妈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