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北京,早前,导演张一白和老婆红色情侣装现身北京三里屯街头。张一白站在街边拿手机四处拍照,其老婆跟在他身边不时的拨弄头发掸掉柳絮。几分钟后二人的司机开车前来,张一白还是在不停四处抓拍,后来在老婆的催促下才上了车。
在中国,有一个导演被奉为“青春片教父”,他的《开往春天的地铁》、《将爱情进行到底》(包括电视剧和电影版)等一系列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爱情观。
但他也是一条“营销狗”,每逢有新片上映,他就带着影片主创四处吆喝,和普通观众、明星粉丝、媒体记者眉来眼去,称兄道弟,打成一片。
这个人叫张一白,由其执导的《匆匆那年》正在国内热映,只用一天半时间就冲破了亿元大关,总票房有望5亿起步,把同期上映的史诗巨制《太平轮》(上)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导演里最好的宣传,宣传里最好的导演。”张一白如此评价自己。这既不是自嘲,也不是谦虚,而是一个事实:中国的大导演中,确实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他一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时放下架子,把自己变成一条“营销狗”。
当然,在每次变成“营销狗”之前,张一白都会对自己的影片付出艰苦的努力,“青春片教父”的美誉,可不是随随便便弄来的。
谈《匆匆那年》
本来没想自己拍,但被剧本感动到老泪众横
《匆匆那年》改变自80后女作家九夜茴的同名小说。大约2009年的时候,有一家影视公司买了这个小说的版权,想把它拍成影视剧,并找到徐静蕾@(微信号:jingleixu)聊这个事情。刚好老徐当时在做《杜拉拉升职记》,没空,就把它推荐了给了老朋友张一白,让他看看这个小说。
“后来买了这个小说的公司也来找我去拍,但我已经不记得是要拍电视剧还是电影,反正后来没谈成。”张一白说:“那个时候就是觉得这个校园爱情吧,可能不大好弄,有一些困惑。”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徐静蕾在接下来几年导了《杜拉拉升职记》和《亲密敌人》两部影片,张一白也执导了《将爱情进行到底》电影版和《越来越好之村晚》,其中前者卖了两个多亿,再次创造了中小成本影片的票房奇迹,他本人也开始被更多人奉为“青春片教父”,同时他也是民营影视巨头小马奔腾公司的高级副总裁。
这段时间内,《匆匆那年》的项目虽然搁浅了,但张一白却因为各种机缘巧合与九夜茴成了朋友,并让小马奔腾公司买了《匆匆那年》的版权——原来的版权到期了。2013年初公司盘点项目,发现《匆匆那年》与小马奔腾的版权合同也快到期了,张一白于是决定启动这个项目:他本人做监制,找了两个年轻编剧一块儿弄剧本,导演则由他来物色。
可是,这个导演很不好找,聊了好几拨人都没人感兴趣,因为2013年《中国合伙人》和《致青春》两部带有怀旧色彩的影片都在国内票房大卖——累计超过12亿,大家觉得再拍这个题材就太跟风了。到了8月份,两个编剧把《匆匆那年》几千字的故事大纲交到张一白手里,有几处看得他“砰然行动”,于是给出指令“继续写。”过了不久,15000多字的分场大纲出来。张一白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下午:“我该怎么说,真的是看得老泪纵横。”
有了这个分场大纲,张一白继续找人聊,但发现大家的顾虑更多,因为当时带有怀旧色彩的《同桌的妳》已经开拍——当然没料到后来它会卖到4个多亿。无奈之下,张一白心想去他ma的,你们都不想拍我自己来拍:“说实话,干我们这行的,三天两头都在看剧本,能看得我老泪纵横的并不多。我们做电影的好像总在算计,这个故事加那个演员会怎么样怎么样,算来算去却忘了这个东西它是不是真的能够打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