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演了《一个都不能少》之后,走出“张艺谋光环”的魏敏芝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她在石家庄精英中学读完了中学,于2004年考取了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影影视传媒学院编导系。面对一大群记者,魏敏芝表现得落落大方,为自己描绘出一幅未来当导演的蓝图。而当记者与她单独交谈时,魏敏芝成熟的言谈举止下,仍掩盖不了这个年纪的女孩子特有的单纯。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当导演还真的只是我的一个想法而已,我甚至还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个行当,也许大学毕业就早早嫁人了也说不定。”人前的魏敏芝言谈举止都很得体,但也让人感觉跟这个年龄不大相称,记者问她自己有没有这种感觉,魏敏芝说:“其实我表现的并不是真实的我,我最舒服的时候是跟同学在一起,我也问过我的同学对我的看法,他们说:‘你啊,就是一个小孩儿!’”导演张玉中评价她是一个非常踏实非常孝顺的孩子,魏敏芝轻轻点了点头:“这一点我承认,我现在就希望家里人能生活得好一点,我最牵挂的就是他们。”
该片讲述了,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村长从邻村找来魏敏芝给高老师代一个月课。高老师见魏敏芝只有十三岁,教不成书,不想要。村长说,找这么一个人不容易,她能给你把娃看住。先让她凑合一个月等你回来再说。水泉小学原先有三四十个学生,每个新学期开学都有学生流失,直到只剩二十八个人。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魏敏芝整天让学生抄课文,每天清点人数,谁要把学生弄走,就跟谁急,连村长的话也不听。学生见她人小,又不会上课,不听她的,有的故意跟她捣乱,弄得教室里乱哄哄的。她不顾不问,只是守在教室门口不到时间不让走。
《一个都不能少》最后是在孩子们用彩色粉笔写写画画的画面中结束的,这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结局。一部影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却无法改变一个地区贫困落后的教育面貌;一个导演可以给自己影片的结尾涂抹上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但却无法给严峻的社会现实涂抹上同样的浪漫主义色彩。本片让观众读到了一种荒诞。荒诞得居然可以叫仅小学毕业的十三岁女孩来代小学生的课,而那个身无分文的小女孩,居然会为了一个学生进城冒险;荒诞得让三元钱一瓶可乐的时代,一元钱一盒的粉笔却如此珍贵;荒诞地看到教室的内间是寝室,老师得和住校生挤睡在一起。种种荒诞让观众看得悲凉到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