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聚男网 > 资讯 > 娱乐 >

《梦想秀》保洁叔走红 称草根圆梦是意外之喜

来源:未知时间:2016-04-06 18:14责编:chaoduo
导读: “保洁叔”在学校里跳舞 沈阳建筑大学有一位打扫校园卫生的工勤,偶然参加选秀节目跳MJ舞蹈成了“草根红人” “为平凡人圆梦”几乎成了各大卫视选秀节目的新方向,来自沈阳的

“保洁叔”在学校里跳舞

“保洁叔”在学校里跳舞

  沈阳建筑大学有一位打扫校园卫生的工勤,偶然参加选秀节目跳MJ舞蹈成了“草根红人”  “为平凡人圆梦”几乎成了各大卫视选秀节目的新方向,来自沈阳的49岁“保洁叔”王世金就是在浙江卫视一档名为《中国梦想秀》的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了草根一族的红人。昨日本报记者拨通“保洁叔”的电话时,他正在妻子马雅红的陪伴下在北京为浙江卫视一档新节目秘密练舞,不善言辞的“保洁叔”由妻子代为接受采访。说到现状,马雅红说“我和老伴挺满足的”,虽然“保洁叔”的走红暂时还未给他们这个家庭带来实质的经济收益,“但最起码我老伴很快乐,这舞学的就值!”

  学MJ舞蹈只为参加联欢会

  在“保洁叔”上电视之前,他在沈阳建筑大学就已小有名气,他的妻子马雅红说:“我们夫妻就是爱玩,每天吃完晚饭就会出去扭扭秧歌,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让老伴萌生学习迈克尔·杰克逊舞蹈的念头,是因为建筑大学年底的职工联欢会。马雅红告诉记者:“咱家老王在建大当了两年保洁员,两年的联欢会全参加了,第一年唱了一首歌,第二年就核计整点儿新鲜的。后来他想起有一次在电视里看到过一帮老头老太太跳杰克逊的舞蹈,他就觉得自己跳起来能不错,就让女儿给他买张碟回来学。”

  女儿把碟买回来之后,“保洁叔”发现内容不太符合自己学习,又因为家里没有安装宽带,就让女儿又重新在外面上网下载了视频,颇费了一番周折。马雅红说,老伴的模仿秀完全是自学成才,“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指点过,但架不住他学得认真,每天下班之后固定学习两个小时,等到联欢会上一演,受到了师生的喜欢,他可高兴了。”

  四口之家不富裕但很快乐

  看过《中国梦想秀》的观众都知道,“保洁叔”是一个身患眼疾的人,左眼几乎失明,右眼只有0.3的视力,而且有一个耳朵的听力还不好。就是这样一个在很多人看来几乎生活都不太能自理的人,不但从事着一份大学里的保洁工作,还有很多时髦的业余爱好,唱歌跳舞样样在行。说到这里,马雅红感慨当中不乏幸福:“我们在家说到他的身体不说他有毛病,只说是小障碍,尽管他有小障碍,但他特别热爱生活,而且自食其力,在家、在单位、在亲戚朋友当中,大伙对他都交口称赞,我们的小日子过得不富裕,但很快乐。”

  “保洁叔”有一儿一女,女儿今年24岁在社区工作,儿子17岁还在读书,原本保洁叔夫妇都在建大当保洁,但前段时间因为保洁叔的父亲生病需要人照顾,所以马雅红就辞职了:“他找一份工作不容易,所以我们商量之后还是我先辞了工作吧,以后再找。”“保洁叔”在建大工作每月收入900元,女儿月薪是1300元,如今四口之家每月收入2100元,“不太宽裕,但也够了,我们花销不大。”

  参加电视节目没有劳务费

  尽管沈阳“保洁叔”跳舞的视频如今在网络上点击率已经高达60多万余次,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络红人,但这种名气并没有给保洁叔带来实质的利益。昨日记者问马雅红现在参加一期节目的劳务费是多少,马雅红说:“没有呀!人家出钱让我们坐飞机来,因为他身体不好还让我陪着,在这里供吃供住的,我们可从来没想过还要什么劳务费的事儿。”

  因为《中国梦想秀》开播之后收视率不错,浙江卫视开始组建由圆梦人所组成的“梦之队”,计划在整季结束后上国家大剧院演出。还有消息称《中国梦想秀》的原版、英国的《就在今夜》节目组有意邀请“保洁叔”前往英国参加节目录制。昨日记者就此消息向马雅红求证时,她表示具体情况不太清楚:“我们就等着电视台安排吧,没有什么计划。”

  说到现在是否有其他电视台邀请“保洁叔”参加节目,马雅红表示“有几家”,“但浙江卫视这边给我们安排的节目不少,我们也没时间接受别的邀请,毕竟我们还有工作。”这次来到北京参加新节目录制,马雅红说前两天节目组特意派了个舞蹈老师去沈阳:“就在我们家教了老王3天,然后老师走了老王就自己学,现在就等着和伴舞的其他人一起合了。”

  草根圆梦荧屏是意外之喜

  说到对未来的打算,马雅红表示“走一步看一步”:“老王当初学跳舞也不是为了出名,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乐,现在还上电视了,观众还喜欢,这都是意外之喜。我们没指着靠这挣钱,回家还是继续当保洁打扫卫生。”马雅红说,每次出来录节目都是专门和学校那边请假:“有时候我们录完节目回沈阳,上午的飞机到了之后,下午老王就去学校打扫卫生,耽误太多也不好意思。”

  上了电视成了草根红人,如今“保洁叔”在建大的校园里常常被同学们拦下要求合影:“学生们都挺喜欢他的,他也乐得和年轻人打成一片。红不红的他没概念,心态和原来一模一样。”本报高级记者 林娜

    精彩文章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