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聚男网 > 人物 > 男星男模 >

薛之谦讨厌的主持人是谁? 就是会骂人被金星炮轰的曹可凡?(5)

来源:聚男网时间:2016-06-29 11:02责编:chaoduo
导读: 劲爆上海主持人曹可凡的十大罪状!!!! 之前说过他嫖娼被抓的事情,现在再来讲的更具体点 目中无人 曹可凡向来以上海滩头号男主持人自居,自命不

劲爆上海主持人曹可凡的十大罪状

  劲爆上海主持人曹可凡的十大罪状!!!!

  之前说过他嫖娼被抓的事情,现在再来讲的更具体点

  目中无人 曹可凡向来以上海滩头号男主持人自居,自命不凡。常常在摄像机镜头前后利用自己的身份上的优势来奚落他人,令被奚落者无地自容。记得在主持人版的《舞林大会》上曹可凡就对对刚刚表演完的金炜奚落一番(大概是笑他表情嬉皮笑脸之类的言语),一时间令这位眼睛哥哥好不尴尬,碰巧金炜也不是十分自重的主儿,末了还嬉皮笑脸的撒欢。在之后的《舞林传奇》(家庭演播室特别版)中,在主持人高原说到“我的舞伴也是王某”时,曹竟插嘴说高是“淘汰的货色”。高原可不比金炜,又英伦留学及央视主持的经历,听了曹的奚落,脸色骤变,但曹还在那摆出一幅老资格的样子滔滔不绝。

  曹可凡不仅对同事如此,对一些的艺人,尤其是年轻的艺人的奚落、嘲讽更加肆无忌惮。去年的“好男儿”中队张殿菲的无端攻击也遭到了张本人的不满,而曹事后通过媒体得知张对其不满后,竟然若无其事地说“如果这都想不明白,就别在这圈子里混了”。全国版的《舞林大会》上,当黄圣依表演完后,连罗家英都忍不住称黄为“冠军”的情况下,黄的得分竟然低于钟欣同。黄负气宣布退出的时候,曹又阴阳怪气地、指桑骂槐般的指责黄“没有艺德”。并在事后接受采访时又摆出一副老法师的口吻,贬低黄“什么牌都不是”。

  自觉幽默

  曹可凡总是喜欢在一些综艺节目上表现一下自己,或是表现自己的“广博”的知识、聪明才干(后文将述及),或是表现自己的高人一等的幽默感,但他的逗趣往往没有任何效果,还会带来尴尬,导致全场只有他一个人裂开血盆大口哈哈乱摇(有时他身边的女搭档陈某也会跟着摇),而其他人不是面露窘色就是莫名其妙。有一次“好男儿”的比赛,请来上海笑星陈国庆来为选手们出表演题,曹为了要显露其“幽默感”,硬是与陈说起了不搭调的对口相声,陈对这突如其来的“相声”表现得很惊讶,勉强说了两句就跟不上了,这是曹显得洋洋得意,一边用手拍打陈的背,一边大声对陈说:“侬爹额否思啊!”(沪语,意为:你这个傻瓜啊!)接着就照例眯起眼、露出牙,一阵乱摇,留着身旁的陈国庆一脸的怒气。 对曹可凡的幽默最为认可的是上海地区的开朗的中老年妇女观众,一方面是因为有很多时间看电视,而上海的娱乐节目就这样几个,重头的节目都由曹来主持,三年五载,脸就混熟了,看着亲切;另一方面曹总是把自己伪装成成熟、稳重、亲切和睿智的化身,这比较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观众的价值取向(当然还有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容易产生崇拜的冲动)。但离开了这样的人群曹就犹如失去魔力一般没有了市场。

  曹作为金话筒,上了央视的访谈类节目时,主持人问曹:“可凡,如果让你主持奥运,你会主持哪个项目?”曹照例又油腔滑调的拿自己的身材做笑料:“看我体形就知道,我不常运动。要我选择的话,按照我的体形我只能选铅球和举重。”同时把脸转向观众,眯上眼,挤出干涩的笑容(因为当时是坐着,身体摇不起来),双手作出上举杠铃的动作,并停滞了两秒钟之久。首都的观众连一声干笑都没施舍给曹,造成了尴尬的冷场,主持人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便很快让曹下了节目。

  无比嚣张

  在贫富不均的社会中,出名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与名气相随的,往往就是诱人的利益。但有权决定有限的“出名名额”的,除了官方之外,就是媒体本身了。在上海,垄断性媒体就俨然成为了第二种权力,把持着是否能出镜、如何宣传等权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明星等群体为了保持自己的出镜和影响力,不得不与媒体搞好关系,甚至在很多方面无限制的迁就媒体。令人感到怪异的是,我们熟悉的主角——曹可凡先生,竟然也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他人不能得罪的对象,在很多方面还可以随便给他人脸色看,而且在很多还是在镜头前完成的。如此的肆无忌惮实在不能不说令人感到诧异,而又值得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记得在黄圣依退出舞林大会的事件中,除了曹可凡先生当场奚落黄的退赛(参见《曹可凡的十大罪状(一)——奚落他人》),最令人感到诧异的就是在事后的记者追问中,曹先生不依不饶地说黄没艺德。试问:曹的角色是什么?是主持人还是道德的评论官?如果说当场的奚落还是现场的突发状况,那后来的穷追猛打似的指责和谩骂是什么?“没艺德”——姑且把它解释成“没有艺术方面的道德”——也就是“没道德”这样严重的话,是要由有评判权且凌驾于被评判者之上的的有权主体来陈述的,而黄和曹之间有这样的身份上的分别吗?这样主观的评论在公众面前故意公开,不能被简简单单的理解为过失,实则是一种诋毁,是一种侵权,黄圣依可以追究曹的法律责任。从后来的事情发展来看,绝对不是曹不愿再提,而是黄圣依放了曹可凡先生一马。

  但是曹先生没有因此而吸取教训,而是越走越远。去年底今年初又传出杨丞琳因为“耍大牌”得罪了曹可凡先生,在《舞林大会》上的表演被删除。无独有偶,同样在《舞林大会》的节目中,选手米娜(Mina,世界杯小姐)因为“耍大牌”,在表演后,被曹可凡先生“剥夺”的发言权——有意思的是,在剪辑完的播出节目画面中,节目还把曹可凡“剥夺”米娜发言权作为吸引眼球的卖点予以插播广告,还配上画外音“为什么主持人曹可凡没有采访米娜,而是直接要求评委亮分呢?广告之后告诉你……”这样的问法就像问“为什么法院不审判就枪毙呢?广告之后告诉你……”一样荒谬,该走的程序竟然被熟视无睹,还恬不知耻、以耻为荣、大做文章。话说回来,此后这两人就再没在上海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出现。曹可凡在这两件事上,体现出了其惊人的裁量权,艺人表演得好不好没有关系,只要哪里让曹可凡先生觉着不爽快了,轻的被当场指责一通,重的大概就与上海荧屏说再见了。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刷大牌”是一个很主观的词,没有办法用具体的量化概念来评判“什么是‘耍大牌’”、“怎样做构成‘刷大牌’”,在社会上,同样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从以上的案例中不难看出,曹先生的主观标准成为了是否构成“耍大牌 ”的标准,也就决定着这个艺人是否会被指责一通,是否会和上海荧屏说再见。从这方面来看,曹先生在上海起到了广电总局的作用,可以像某位广电总局的官员一样随意地“封杀”他人,这样的权力不可谓不令人心惊胆寒。

  曹可凡先生作为制片人的节目只有《可凡倾听》,当然在这档节目中,也同样听说了曹先生的“封杀令”——据称曹先生拒绝了台湾艺人黄维德的上节目的想法,原因是因为曹可凡“和哈林(台湾男歌手瘐澄庆)是好朋友”(背景:传闻黄和瘐的妻子有婚外恋),而他要“帮朋友一把”(意指不会给黄在上海荧幕上露脸的机会,以此来报复黄和瘐妻之间的传闻给瘐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节目的制片人,考虑的根本不是节目的收视率、节目本身的质量等实质性的问题,而将是否上镜作为体现“江湖义气”的筹码。且不谈这种充满着黑社会气质的话语本身是否有问题,用拒绝某人上节目作为对他人的一种惩戒、一种打压,就不禁令人对曹先生的心理产生恐惧。

  气势曹先生有封建官僚式的官本位思想早已表露无遗(参见《曹可凡的十大罪状(五)——势利小人》一文),但这样的官本位的思想再加上这样令人恐惧的心理状态,就使得曹先生成为了一个碰不得、摸不得的刺猬,想要保全自己的唯一方法就只有摆出不断的奉承,外加在受到他的揶揄时还要露出笑容这样的低声下气的姿态。

  很诧异,很想问:曹可凡先生是从哪儿得到的欺压他人的权力?曹先生一再地无端欺压他人就不用承担相应的后果?仅仅作为一个主持人,就有这样的欺压他人的权力,不得不说是一种怪现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霸”意思是“强横无理、依仗权势压迫人民的人”(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第21页,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劲爆上海主持人曹可凡的十大罪状

  记得在黄圣依退出舞林大会的事件中,除了曹可凡先生当场奚落黄的退赛(参见《曹可凡的十大罪状(一)——奚落他人》),最令人感到诧异的就是在事后的记者追问中,曹先生不依不饶地说黄没艺德。试问:曹的角色是什么?是主持人还是道德的评论官?如果说当场的奚落还是现场的突发状况,那后来的穷追猛打似的指责和谩骂是什么?“没艺德”——姑且把它解释成“没有艺术方面的道德”——也就是“没道德”这样严重的话,是要由有评判权且凌驾于被评判者之上的的有权主体来陈述的,而黄和曹之间有这样的身份上的分别吗?这样主观的评论在公众面前故意公开,不能被简简单单的理解为过失,实则是一种诋毁,是一种侵权,黄圣依可以追究曹的法律责任。从后来的事情发展来看,绝对不是曹不愿再提,而是黄圣依放了曹可凡先生一马。

  但是曹先生没有因此而吸取教训,而是越走越远。去年底今年初又传出杨丞琳因为“耍大牌”得罪了曹可凡先生,在《舞林大会》上的表演被删除。无独有偶,同样在《舞林大会》的节目中,选手米娜(Mina,世界杯小姐)因为“耍大牌”,在表演后,被曹可凡先生“剥夺”的发言权——有意思的是,在剪辑完的播出节目画面中,节目还把曹可凡“剥夺”米娜发言权作为吸引眼球的卖点予以插播广告,还配上画外音“为什么主持人曹可凡没有采访米娜,而是直接要求评委亮分呢?广告之后告诉你……”这样的问法就像问“为什么法院不审判就枪毙呢?广告之后告诉你……”一样荒谬,该走的程序竟然被熟视无睹,还恬不知耻、以耻为荣、大做文章。话说回来,此后这两人就再没在上海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出现。曹可凡在这两件事上,体现出了其惊人的裁量权,艺人表演得好不好没有关系,只要哪里让曹可凡先生觉着不爽快了,轻的被当场指责一通,重的大概就与上海荧屏说再见了。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刷大牌”是一个很主观的词,没有办法用具体的量化概念来评判“什么是‘耍大牌’”、“怎样做构成‘刷大牌’”,在社会上,同样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从以上的案例中不难看出,曹先生的主观标准成为了是否构成“耍大牌 ”的标准,也就决定着这个艺人是否会被指责一通,是否会和上海荧屏说再见。从这方面来看,曹先生在上海起到了广电总局的作用,可以像某位广电总局的官员一样随意地“封杀”他人,这样的权力不可谓不令人心惊胆寒。

  曹可凡先生作为制片人的节目只有《可凡倾听》,当然在这档节目中,也同样听说了曹先生的“封杀令”——据称曹先生拒绝了台湾艺人黄维德的上节目的想法,原因是因为曹可凡“和哈林(台湾男歌手瘐澄庆)是好朋友”(背景:传闻黄和瘐的妻子有婚外恋),而他要“帮朋友一把”(意指不会给黄在上海荧幕上露脸的机会,以此来报复黄和瘐妻之间的传闻给瘐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节目的制片人,考虑的根本不是节目的收视率、节目本身的质量等实质性的问题,而将是否上镜作为体现“江湖义气”的筹码。且不谈这种充满着黑社会气质的话语本身是否有问题,用拒绝某人上节目作为对他人的一种惩戒、一种打压,就不禁令人对曹先生的心理产生恐惧。

  气势曹先生有封建官僚式的官本位思想早已表露无遗(参见《曹可凡的十大罪状(五)——势利小人》一文),但这样的官本位的思想再加上这样令人恐惧的心理状态,就使得曹先生成为了一个碰不得、摸不得的刺猬,想要保全自己的唯一方法就只有摆出不断的奉承,外加在受到他的揶揄时还要露出笑容这样的低声下气的姿态。

  很诧异,很想问:曹可凡先生是从哪儿得到的欺压他人的权力?曹先生一再地无端欺压他人就不用承担相应的后果?仅仅作为一个主持人,就有这样的欺压他人的权力,不得不说是一种怪现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霸”意思是“强横无理、依仗权势压迫人民的人”(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第21页,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常常听到跟曹接触过的朋友说起曹对待下级员工、或是对待新进人员的种种不好的表现,但终究没有亲身体验过,不适合评论,但曹对待管理者的态度就像是奉若神灵,这点从节目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不尊重自己下级的人,会是怎样的一个人?还是赞同本文开头的一句话:“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的为人,就要留意他是如何对待他的下级的。”像曹这样,仅看重所谓的权势,而轻视稼穑狩猎之苦的人,很难有资格登上舞台。而作为带出曹这样不合格的主持人还洋洋自意的电视台某位“老师 ”还不断变着法儿的夸奖曹和自己,不知她是真不知曹的为人,还是曹的同道中人。

  不学无术

  (一)蹩脚的普通话

  上文提到过,曹可凡很喜欢别人称他为学者型的主持人,这就需要别人,尤其是普通观众承认他的“学术水平”,但曹的真实水平却对他的“学术作秀”产生了限制,曹总是很喜欢在有准备的情况之下,来一些“名人名言”和成语来体现他的文学水平,但在一些么有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场合之下,这样的装腔作势会露出马脚。去年的此时,一阵“标准普通话”的旋风席卷中国,曹与上海的另一位女主持开记者会表示“愿意”接受大众的监督,在随后不久的一档节目中(就是刚才提到的这位女主持人的访谈类节目),曹被女主持请到现场,来讨论说标准的普通话的问题。在曹出场时,那位女主持煞有介事地拿出一本曹编写的、广播专业的教材用书,对曹的语言修养进行了天花乱坠般的吹捧,直到曹的脸上“不见傲骨,只见傲气”时,突然拿出一块提示牌,上面有五个较为容易混淆的多音字(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很可能会念错2、3个平时不常用的多音字)让曹来读。曹勉强连猜带蒙地念完五个发音后,女主持又换出了一位专家来进行点评,答案一揭晓才发现,5个多音字中曹竟然念错了2个。

劲爆上海主持人曹可凡的十大罪状

  (二)蹩脚的外文能力

  曹还很喜欢在条件允许的场合来秀自己的外语水平,比如:用英语来进行采访、在一定的场合口吐英语单词等等。但这样的做秀有太多次造成了“乌龙”——反而暴露了其没有足够的英语水平的本质。当然,英语上的发音不标准也就显得不值得津津乐道,毕竟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主持人。但是其在采访沙拉布莱曼的时候的英文口语(像在背书,说的时候老翻白眼)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这里不得不提体育台的唐蒙来进行对比。唐蒙的英语水平就无需再提。看过他的《唐蒙视点》的朋友一定会发现,他的节目的一开头总会介绍一些法国《队报》和意大利体育报,比如《米兰体育日报》的新闻和与球星相关的文章,很开眼界。有一次唐蒙在节目中读了一家法国电视台的名称“Canel+”,才发现他是会法语的,后来发现他连意大利语也会。后来在注意了他在评球中对球员的称呼(如:称“Henry”为“昂利”,而非“亨利”;“Wiltord”为“威尔托尔” 而非“威尔托德”)才更加确认了唐蒙会法语、意大利语的事实。更难能可贵的事,唐蒙在镜头前的时候,从来没有利用过这种大众媒体的工具作为自己作秀的窗口,故意在观众面前刻意的使用外文。

  与唐蒙恰恰相反的是,曹可凡就会借用种种机会——无论是否是他的节目,来展示自己“过人的”外语能力。在采访李云迪的《可凡倾听》中,曹可凡说到欧陆近代音乐之父巴赫(Bach)时,称其为“巴哈”。这是很老的翻译方法,如:费尔巴哈(Feuerbach),现在已经统一了官方的权威译法为“巴赫”(参见《新德汉词典》第1408页);中小学的音乐教材上注明了巴赫的翻译汉字;常人也只知“巴赫”,不清楚“巴哈”。而曹刚刚宣布“规范”普通话,还放弃众人皆知的“巴赫”,故意采用老的翻译方法进行节目的录制,难道就只是为了炫耀他是“老克拉”?曹画蛇添足的做法恰恰暴露了:1.不懂德语。学会德语发音就知道“Bach”怎么念都像“巴赫”绝非“巴哈”。2.曹在选词用句方面的“标新立异的追求”,“不让全部人听得懂”,以显示其“文化大师”的风采。有意思的是,在采访德国音乐大师埃森巴赫(Esohenbach)时,曹对同样的词根“bach”,却采用了“巴赫”的译法。

  在前面讲述到的女主持人的节目中(还是“普通话”为专题的那期),在讲到“戛纳”的“戛”的读音时(曹轻而易举地念错了),曹为了显示其英语水准,在专家解释读音时,抢话大叫道:“这不是念‘卡纳斯’吗!”——戛纳的法文是Cannes,用法文念就是“戛纳”,这是很好的音译的典范。但曹却为了作秀,强行用英文的读法来读法语,结果就是“隔江千万里”。难道曹认为法国人会用英语来拼读他们的城市吗?连英美人在谈到这个城市的时候也是用法文来念,曹大概是全球第一个公开在媒体上把戛纳搬到英美去的人。

  其实外语水平的高低跟主持人的主持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中国主持人不需要在作节目的时候说英语。在这样的情况下,曹仍就要见缝插针的大秀外文的行为令人乍舌。况且是在可以准备的情况之下,还大出洋相就让人不得不佩服其外文方面表现的不自量力。

  (三)蹩脚的文艺表演

  曹可凡在大型综艺晚会上总要“露两手”,但具体表现总是穿上长衫,拿出相声名家的样子,演几个老段子——什么《三毛学生意》里的瞎子师傅;要不就是和程雷说什么“谁”“娘”“咋”“棒”的老得掉渣的段子,看着表演系毕业的高材生程雷无奈的在为曹配戏时的神情,再看看曹那种得意洋洋的、夸夸其谈的样子,就感到这样的行当里的论资排辈的现实很无奈,但很现实的存在。

  沽名钓誉

  稍稍看一下曹可凡的简历就会发现,曹总是会挑一些带有文化气息的节目来主持,从原来的《诗与画》到现今的《可凡倾听》,都会给人以“曹可凡主持的并非娱乐节目,而是文化类节目”的印象。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相对传统的国家来说,纯粹的娱乐是很难登上大雅之堂的,而曹“在这娱乐之风大行其道的今天,仍坚持传播文化的行为”很容易让人产生“曹是一名学者型主持人”的想法。当然,这样的伪装也使曹赚足了人气和荣誉。

  如上文所说,一部分观众,尤其是上海地区的中老年妇女就很容易被这样的伪装迷惑,认为曹就是他们心中的学者形象、成功人士(油头粉面、油嘴滑舌),以至于见到真正的大师、学者反而会认为他们根本不像学者(他们可能有些不讲究穿着,甚至有些不修边幅);同时各种各样的荣誉也因为曹的“文化气息”而向其涌来:曹凭借《可凡倾听》成功得到了金话筒奖的盛誉(尽管今年的金话筒颁给了上海的一位人气很一般的女主持,令人对金话筒的“含金量”产生了质疑,笔者仍旧认为金话筒代表了中国主持人的最高荣誉),其获奖的主要理由就是认定《可凡倾听》是一档“优秀的文化类的节目”,评语将曹所谓的“文化气质”一再夸大,好像上海文化沙漠中的唯一绿洲,使曹的“文化传播者”的形象被畸形般的放大,并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宣传。种种迹象表明,曹将自己的主持风格定位在“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之上,并收获到了一定的盲目、空洞的肯定。

  但仔细想想就不难看出隐藏在曹文化人“表皮”之下的娱乐本质。就拿现下的《可凡倾听》来说,首先,其嘉宾几乎都是娱乐圈的人士,真正文化圈的人士很少。即使请到了文化圈的名人,曹的访谈重点表达意图也并非在其文化价值的传播,而是彻头彻尾的“文化名人私生活揭秘”。在一期《可凡倾听》中,访谈的对象是杨振宁教授,其间的访谈内容就是两大块:其备受争议的婚姻,和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与合作者李政道教授的恩怨纠纷。节目分为上下两集,但期间的内容(包括反复的问杨教授与杨夫人的年龄差距所带来的问题、感想等)很难说与真正的学术文化有关,充其量只是一次“杨振宁教授爱情、友情回忆录”。很多观众是冲着其打着 “倾听智者的声音”的口号去看这次的节目的,没想到其内容都是些家庭琐事,对于杨教授的学术见解、学术经历几乎只字未提,令人深感失望。对于本身就属于娱乐圈的明星来说,《可凡倾听》的内容就更与其他的娱乐类的访谈如出一辙,爱情的经历、对婚姻的看法、事业与爱情的选择等等内容成为了节目的主旋律,光看节目不看宣传根本无法将该节目与“文化”两字扯上关系,更别提其自吹的“倾听智者的声音”。

  其次,《可凡倾听》也并不是报道、宣扬明星身上的文化内容,而是喜欢将明星们本身的娱乐事件作为节目的卖点,比如林志玲的相貌、周迅的李大齐、章子怡的备受争议的发达方式等。观众很难从这些明星的经历上解读出人生的真谛,而只是对这些已经发生的娱乐事件的简单复习。在此期间,曹总是笑嘻嘻的迎合着明星们的肆意漫谈和炫耀,就拿周迅来说,当周迅兴致勃勃地、漫无边际地炫耀“他的大齐”如何浪漫,描述着观众们根本听不懂的细节时,曹的表情(血盆大口加上白森森的牙齿)和一连串的献媚之词显示出了其极其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作为卖点在做了节目的预告片。之后在其《美丽攻略》中又将周的莫名其妙的爱情包装成了“一种智慧”,着实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当然,《可凡倾听》的包装上还是将其“定性”为文化类节目的,但其无法改变的是其娱乐的实质。其实,娱乐类的节目在上海滩不少,做明星访谈的节目全国范围内也有很多,但像曹这样声称自己的娱乐节目为文化节目的现象寥寥无几,只有娱乐水准却以文化人自居的主持人更是仅此一家,曹想达到崔永元那样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现象,可能还差一些。

  其实成为一名出色的娱乐主持人也很不容易,做好了,大家都会很欣赏、很崇拜。但只有做娱乐节目的本事,还要鄙视娱乐,打肿脸充胖子地说自己是一种文化,那就有“又要汉子、又要牌子”之嫌了。

  侬爹额否思啊!”(沪语,意为:你这个傻瓜啊!)

精彩文章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