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报还报道,有少数作者与第三方机构签署了一“明”一“暗”两个合同:“明”合同是指为论文进行语言润色服务,而“暗”的就是成果转移合同。论文直接由第三方代写,完成后再转移给买家,论文买卖的本质十分明显。
再加上第三方机构“保证见刊”的承诺,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次被撤论文的作者们同样知道“第三方”机构存在猫腻,也可能知道“同行评审造假”是怎么回事。
问题5:那么论文同行评审造假,是不是等于医生医术低下?
答:不等于。相反,本次524名被撤稿论文的医生中,很多是所供职医院的科室主任,教授、副教授,甚至是名医。
以其中一篇被撤论文(DOI:10.1007/s13277-015-4045-3)第一作者牛洪欣教授为例,他本人是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主任,同时兼任山东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院副教授,此外还兼有“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常务理事及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18项社会兼职。
名医
牛洪欣在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已跻身全国顶尖微创专家。2013年3月,牛洪欣带领团队开创国内首例腔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食管肿瘤性梗阻,积累60余例,效果显著。2013年5月,开创国内首例类PEG途径支架置入技术治疗幽门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目前已积累14例,梗阻症状完全消失。
我们在整理造假名单时,使用了“名医”、“治病救人的医生”等措辞来形容部分造假者,但这只是点出了事实,并没有暗示造假与医生医术之间有任何必然联系。
我们只是认为,论文造假意味着科学道德的缺失,而医生恰恰就是科学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规定,假如医生伪造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有可能会被吊销执业证书。
问题6:职称与论文挂钩的医疗体制,助长了医生论文造假风气,那么医生就完全是无辜的吗?
答: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变成了国内顶级医院医生想要升职加薪的必经之路。
不仅是SCI,包括在国内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都能影响临床医生在医院的评定考核、升职加薪,还决定了高校和医院的科研人员能否获得科研基金、申报科研成果、提升行政职务、竞选各类标兵……所有跟医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
不过,虽然目前以论文为先的职称晋升制度不合理,但是体制没有逼着医生一定要造假。除非大家认为所有中国医生发表的文章都是假的,所有的中国医生都在造假。
医学论文
在为那些所谓“被逼造假”的医生辩护时,有没有想过那些真正潜心研究的人?
比如,2006年,侯凡凡医生在临床工作之余耗时5年多,在顶尖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轰动国际医学界的论文,由此改写了肾内科治疗策略,后来还当选了中科院院士。
环境、体制可以作为辩解的理由,但是丝毫不能掩饰他们的过错。对造假者的任何宽容,都是对兢兢业业做研究的人的巨大伤害。
另外,本次曝光的107篇论文中,除了所谓的“职称论文”外,还有不少的研究生论文。这些来自优秀学府的硕博士们,在三年甚至更长的研究生涯后交出了一份作弊的答卷,这也要怪体制吗?
问题7:如今医患矛盾一触即发,这时候曝光名单到底是不是在挑拨医患关系?
答:不是。我们不认为将已有的公开英文信息翻译整理成中文信息,能算得上是“挑拨医患关系”。我们使用了“524名中国医生论文造假名单,有你曾跪求过的名医吗”这样的标题,也只是想指出:医术精湛不等于学术过关。即使是医术精湛的名医,其发表的论文也存在造假的事实。
医生不背锅
我们不仅从来没有挑拨过医患关系,还为医生群体发过声。例如前不久,我们写了篇文章,《中国人看不起病的锅,医生不背》。
录里面的几句话,“在当下的医疗体制下,医生和病人都是不同程度的利益受损者”,医生每天都是“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面粉的钱”,“公立医院手术价格一直虚涨的情况下,医生在一场手术中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们付出的劳务、技术严重不符”等等。
问题8:斯普林格出版集团是否应该因对论文“审核把关不严”而负责?
答:不应该。同行评审是目前大部分学术期刊所采用的机制。论文作者和杂志编辑都希望评审流程可以更加高效,但是通常来说很难找到合适并同意审稿、同时还能及时完成审稿的评审人。
随着学术论文数量的增多和学术领域的愈发细分,期刊编辑不太可能对所有领域的学者都有全面的了解,在寻找审稿人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作者肯定熟知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许多期刊会要求论文作者推荐数位审稿人,比如《自然》杂志就允许论文作者推荐审稿人,尽管编辑不一定会采纳推荐,但是推荐信息往往是非常有用的。
外国网站公开
其次,同行评审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出版机构主观上相信也只能相信大多数的作者都是诚实的,否则编辑工作将无法进行下去。正如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所言,不论是2015年的撤下的64篇稿件,还是2017年撤下的107篇论文,和同段时间内所发表的文章数量相比,所占比例很小。
出版公司爱思唯尔此前也曾表示,从平均数据来看,作者推荐的审稿人大部分都是可靠的。
最后,尽管越来越多的同行评审造假现象让不少人质疑这一机制的合理性,但在目前,同行评审仍然是最有效和可靠的审阅论文方式。